圖與底存在一種對比、襯托之中產生出來的關系。自然界中藍天白云、紅花綠葉都反映了一種對比與襯托之間的關系。在平面設計中圖與底是密不可分的關系,有時是反轉的關系。
圖與底在設計中的運用:
1.色彩明度較高的有圖的感覺。
2.凹凸變化中的凸的形象有正圖感。
3.面積大小的比較中,小的有圖感。
4.在空間被包圍的形狀有圖感。
5.在靜與動的兩這種,動態的具有圖感。
6.在抽象的與具象的之間,具象的有圖感。
7.在幾何圖案中,圖底可根據對比關系而定,對比越大越容易區別圖與底。
圖與底的反轉現象:有時候圖與底的特征十分相似,不容易區別,這就是圖底的翻轉現象。
打散
打散是一種分解組合的構成方法,就是把一個完整的東西,分為各個部分,然后根據一定的構成原則重新組合。這種方法有利于抓住事物的內部結構及特征,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、解刨事物,從一個具象的形態中提煉出抽象的成分,用這些抽象的成分再組成一個新的形態,產生新的美感。
韻律
韻律的表現是表達動態的構成方法之一,在同一要素周期性反復出現時,會形成運動感,這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。韻律的表現是畫面充滿生機,它是如何形成的呢?
1.一次元的韻律表現:基本形在上下左右做單一方向的反復叫一次元的韻律。這時如果基本形的間隔相同,則韻律變化就少,如基本形價格不一,會產生復雜的韻律感。
2.二次元的韻律表現:像圍棋的盤在上下左右方向作反復的叫二次元韻律,基本形可以等間隔,也可有一定的變化。
3.利用漸變表現韻律:根據數理性的規則變化產生韻律,數理比率的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,可造成漸變產生韻律感。